高考哲理故事

时间:2024-08-02 14:22:27
高考哲理故事

高考哲理故事

高考哲理故事1

小山鹰刚开始试飞,飞得跌跌撞撞,东倒西歪,活像喝醉了酒的汉子。山鹰妈妈满意地连声鼓励:“孩子,飞得好!飞得很好!再飞一遍给妈妈看看!”

小山鹰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可以盘旋长空、俯冲大地了。而此时,妈妈却老是不满意:“孩子,你上次飞的姿势不够好,这次飞的速度不够快,所以必须加练十遍。”

一直关注小山鹰训练的山羊大叔,对山鹰妈妈的态度十分不理解。他责备她道:“当初孩子飞得很不像样时,你一个劲地夸奖称赞,而今孩子已飞得很棒了,你却一个劲地责备和批评。你的葫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

山鹰妈妈平静地说:“孩子还小时,如果不鼓励,他就可能会丧失信心;孩子长大后,如果不从严要求,他就可能会骄傲自满。”

高考哲理故事2

马与驴子

从前,有个人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上路。

路途中,驴子对马说:“你若能救我一命,就请帮我分担一点我的负担吧。”马不愿意,驴子终因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于是,主人把所有的货物,包括那张驴子皮,都放在马背上。这时,马悲伤地说:“我真倒霉!我怎么会受这么大的苦呢?这全因不愿分担一点驴的负担,现在不但驮上全部的货物,还多加了一张驴皮。”

【解读】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别人的好与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善待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高考哲理故事3

公元1798年,拿破仑率领远征军开始对埃及大举进攻。远征军一路所有披靡,在渡过西奈半岛,包围了一座名叫沙姆沙赫小城。小城居民拿起大刀长矛,站在城墙上,同仇敌忾,要与小城共存亡。

拿破仑率军来到城下,正要命令土兵进攻,忽然发现站在前面的是一群妇女和儿童,有的怀里还抱着婴儿。面对他率领的20万大军,她们毫不胆怯,怒目而视,准备迎战来犯之敌。

拿破仑知道,只要将手中的战刀一挥,千军万马将以摧枯拉朽之势,轻易夺取小城,为远征军扫清前进中的障碍。这时,令人不可思的一幕发生了。拿破仑缓缓地放下战刀,命令部队后撤,绕过小城,另取道前进。

手下的大将非常不解,这么好的攻城机会,怎么放弃了?要知道,如果另取道进发,可能遇到联军阻击,部队也许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面对将士们不解神色,拿破仑喃喃地说,守卫小城的都是妇女和儿童,她们是弱者,向弱者低头才是真正的士兵。

说罢,拿破仑跳下战马,向守城的妇女和儿童鞠了一躬,表示敬意。

看着撤退的拿破仑士兵,守城的妇女和儿童高声欢呼,那胜利的欢呼声传出很远……

父亲常常跟我讲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村子里有两个后生跟一个老木匠学手艺。那时,学会木工手艺,将来就会有口饭吃,还能娶个好媳妇,这是村子里许多年轻人的梦想。

这两个后生一个身高马大,一个身材瘦弱,老木匠教两个后生学手艺。那个身高马大的后生学起来很轻松,锯、刨、凿、钉,轻松自如。那个身材瘦弱的后生学起来吃力多了,每天都完不成师傅交给的任务。

师傅说了,你们到时只能有一个出师,另一个将出不了师。

身材瘦弱的徒弟心里很难过,他想,照这样下去,自己肯定出不了师。

过了几天,师兄不辞而别,并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师傅,请原谅,我到外面寻找生计了,您专心教导师弟吧。

那一刻,身材瘦弱的徒弟全明白了,他这是给自己留一条出路,让自己不再担心和恐慌。

父亲每次讲这个故事时,眼里总是噙满了泪水。

他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木工手艺,全是师兄当年成全的。

我知道,人生中有一种高大和挺立,那就是向弱者低头。

低头不是孱弱和胆怯,而是让弱者抬起高贵的头颅。

这是人性的灿烂,它就像黑暗中的闪电,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高考哲理故事4

1、超越心中的冰点

美国一家铁路公司,有一位调车员叫尼克,他工作认真负责,不过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有一天,同事们为了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被关在了一辆冰柜车里,无法把门打开。于是他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可由于除他之外全公司的人都走完了,没有一个人来给他开门。尼克的手敲得红肿,喉咙喊得沙哑,也没有人理睬,最后他只得绝望地坐在地上喘息。他想,冰柜里的温度在零下20度以下,如果再不出去肯定会被冻死的。他愈想愈可怕,最后只好用发抖的手,找来纸和笔,写下了遗书。在遗书里,他写道:“我知道在这么冷的冰柜里,我肯定会被冻死的,所以……”当第二天公司职员打开冰柜时,发现了尼克的尸体。同事门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冰柜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而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尼克竟然被“冻”死了!

其实尼克并非死于冰柜里的温度,尸检报告也显示没有被谋杀或急病猝死的可能,那么是什么原因呢?他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因为他根本不敢相信这辆一向轻易不会停冻的冰柜车,这一天恰巧因要维修而未启动制冷系统。他的不敢相信使他连试一试的念头都没有产生,而坚信自己一定会被冻死。

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消极暗示效应。悲观的人往往会自怨自艾而生出病来,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与之相反的就是积极心理暗示。所谓积极心理暗示,通俗地说就是坚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办好自己想做的事,一定会顺利完成任务,一定能实现人生目标,就是让人充满自信。

(来源于:《心理学》电子网络邮件版,20xx、21期)

2、帮助别人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膨胀的自我使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同在生活这条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3、您也在井里吗?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 ……此处隐藏10264个字……她干起活儿来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你瞧她,剪子在你头上飞舞,发出有节奏的咔嚓声;电推子在你耳边唱歌,像一只小蜜蜂在忙着采花;剃刀在你面上走过,像育花工人铲除花间的杂草。更让人叫绝的是,一切活儿都干完了,她还要拿起电推子在你头四周转悠一番,查找不整齐的头发,像侦察机侦察敌情似的。此时,安安一颗热情服务的心和着她身上特有的女人味道,早浸透了你的心,使你似喝了一瓶有后劲的老酒,浑身都醉了。

当我接到出国讲学的邀请函,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安安发屋理理发,然后精精神神走出国门。吃过早饭,我就踏进了安安发屋。不想,还有比我更早的人,除一位坐在理发椅上理了一半,还有一位坐在沙发上等候。见我来了,安安忙停下手里的活儿,为我沏了一杯香茶,还递过来一本新杂志,说:“张老师,请您稍等一会儿!”

我翻开杂志看了一篇文章,坐在理发椅上的客人已接近尾声。我揉了揉眼睛,不想再读杂志,就观看安安为客人理发。此时,安安拿着电推子,在客人头上一圈儿一圈儿盘旋,客人闭着眼睛享受着最后的圆满。

送走第一个客人,第二个客人坐上理发椅时,我突然有了观看安安理发全过程的欲望,觉得观看她理发也是一种享受,于是,她的剪、推、剃就一个步骤不落地映入我的眼帘。又到最后时刻了,安安再次拿起推子,在客人头上盘旋,一圈儿一圈儿,却不曾理下一根头发。其实,她前面的工作,早就做得全部到位了。

送走这个客人,我坐上理发椅,突然问安安:“最后一道工序是不是多余的?本来已理得很好的了,为什么还要用推子一圈儿一圈儿在客人头上空转呢?”

安安笑了一下,和蔼可亲地说:“这道工序看似多余,其实是十分必要的。追求完美是每个人的本性,客人头上虽没有了乱发,可心理上是不是还有乱发?这是在熨平他的心理呢!”

安安的话像缕缕春风,吹绽我的心花。好善良的安安,好聪明的安安!

当她为我理完发,又到最后一道工序时,安安问我:“这事儿给您说透了,还……”

她的话没说完,我就说:“算了,我心里早没了乱发。”

然而,离开安安发屋,我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何必把话说透,而少了一道最后享受的工序呢!

我真不知今后还来不来安安发屋。

高考哲理故事13

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个中国妇人生意很好引人嫉妒,大家有意无意把垃圾扫到她门口,妇人宽厚笑笑不予计较。旁边卖菜的墨西哥人忍不住问你为何不生气?

妇人笑答:我们国家过年时都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赚越多钱呢。从此垃圾不再出现了。以智慧化诅咒为祝福,而与人为善的宽容更是创造幸福的法宝!

高考哲理故事14

甲老板每月只发给员工应得工资的80%,剩下的留存下来,要等到年终再发放;乙老板每月只发给员工基本的生活费,其余的工资则寄到员工家里。乙老板的解释是,很多年轻人工资一发到手就花光了,尤其是那些谈恋爱的,男孩儿的工资会被女友骗光,因此,把工资寄回家是出于对员工的爱护。

同样是少发工资,哪个老板更坏?甲老板的伎俩大家一看就明白,他是企图通过留存的20%的工资来牵制员工,以免他们在年终前辞职走人了,这种老板堪称周扒皮转世,心狠手辣。而相比之下,乙老板的做法则厚道得多———他不仅没有克扣工资,而且还有效防范了其手下的员工成为“月光族”。遇上这样的老板,实在是幸事一桩。

但是有人说,更邪恶的实际上是乙老板。此话怎讲?

似是而非的善举

出于善意的举动不一定能指向好的结果,甚至可能违反最初的好意。以“工资寄给员工家里”这一举动来说,我们很容易找到它的漏洞。如果员工家里有一位好赌、嗜酒成性的父亲或兄弟,那么员工的辛苦钱不是同样打了水漂?更糟糕的是,如果员工实在是有用钱的需要,然而自己手头的钱却无法满足,那么他会不会产生偷盗、诈骗的念头?

类似的例子有不少。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由于东正教的地位很高,所以在当时社会,离婚是被禁止的行为。然而形式上的牢固不代表本质的忠诚,反倒是使得通奸变得更加风起云涌、隐秘盛行。

美国19世纪中期掀起了反堕胎运动。出于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生命权的考虑,有30多个州相继立法禁止堕胎。然而此举并没有带来多少益处。富人可以通过出国、聘请私人医生等方法逃避法律,而穷人没有条件去准许堕胎的州或国外做手术,所以只得求助于简陋的地下诊所、江湖郎中,不用说,手术失败几率很高,孕妇常常有生命危险。直到1973年之后,美国各州才陆续修正了禁止或者限制堕胎的法律。

人的欲望、社会的复杂性是必须正视的存在。如果试图以一道简单的禁令来压制它们,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这就是许多出于善意的规定无法达到效果的原因。

最大的恶:让人无权作恶

或许还是有不少人力挺开头提到的那位乙老板———有人说,我就是管不住自己的钱,每月工资一到手没几天就花光了;我就是容易被女朋友骗工资,只有家里人才会好好地替我存钱,所以我强烈认同乙老板的做法。这里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强制是出于善意的,我们就应该提倡它?

其实,善意的强制有时比赤裸裸的恶还可怕,就像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甲老板的狡诈,也很容易调动舆论的力量来与之抗衡;但是,由于有道德与善意的遮掩,我们却不容易看出乙老板的专制,甚至默许了他对员工个人自由的横加干涉。

对于儿童以及智障人士、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来说,相关的监护人应当对其加以管束,比如过年时,家长一般都会把小孩收到的压岁钱挪到自己荷包里,因为依据常识,大部分幼童缺乏管钱、用钱的能力。但是,如果某人对正常的成年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管教,那无疑是把对方当做小孩、当做傻子、当做无法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却把自己当成了善良的化身、当成上帝。

人类对这个世界、对人类社会本身的探索都十分有限,在很多道德问题、价值观上,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生硬、严厉地限制“不道德”的选择,剥夺了个人的选择权,就有可能取消了极有价值的生活的可能性。

高考哲理故事15

犹太商人沙米尔移民到澳大利亚经商。一到墨尔本,他就轻车熟路地操起了老本行,开了一家食品店。而他的店对面,正好已有一家意大利人安东尼开办的食品店。于是,两家食品店间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安东尼眼看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惶惶不可终日,苦思冥想良久,只想出削价竞争一策,便在自家门前立了一块木板,上书:“火腿,l磅只卖5毛钱。”

不想沙米尔也立即在自家门前立起木板,上写:“l磅4毛钱。”

安东尼一赌气,即刻把价格写成:“火腿,l磅只卖3毛5分钱。”这样一来,价格已降到了成本之下。

想不到,沙米尔更离谱,把价钱改写成:“l磅3毛钱。”

几天下来,安东尼有点撑不住了,他气冲冲地跑到沙米尔的店里,以经商老手的口气大吼道:“小子,有你这样卖火腿的吗?这样疯狂地降价,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吗?咱俩都会破产的!”

沙米尔报之一笑:“什么‘咱俩’!我看只有你会破产罢了。我的食品店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火腿!”

安东尼这才发觉自己上了当,而且马上意识到自己遇上了真正的竞争高手。

《高考哲理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