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培育研究

时间:2024-11-05 16:14:41
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培育研究

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培育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已经难以满足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该根据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对学生的模型思想进行培养, 以体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本文从模型思想的内容出发, 结合实践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模型思想进行培养的意义, 并探究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模型思想; 培养策略.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模型思想培养的意义

所谓模型思想就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 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 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的周长、面积是比较常见的题型, 而相应的周长、面积公式就是利用逻辑思维形成的模型, 这种模型最大程度上刻画了这些图形在周长、面积上的规律, 从而为解决相似问题提供了一个便捷、有效的模式。在小学阶段, 数学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固然重要, 但是思想的培养也同样重要, 其中模型思想就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渗透与引导的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模型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数学问题, 为将来更好的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而提高数学素养。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模型思想培养的策略

2.1 创设教学情境, 加强对学生模型思想的引导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模型思维的过程中, 传统教学实践中那种以讲解和灌输为核心的知识传递显然不利于思维的发展, 因此, 教师应该善于从新的教学环境入手, 为学生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 进而调动其多重感官体会数学模型的特点, 并在情感迁移中完成知识学习。在情境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 让学生在多元化课程资源的引导下, 主动参与到情境中来, 并在情境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需模型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在情境中融合便于学生理解的数学模型, 用模型实现对数学思维的构建。

2.2 开展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而实践操作则是发挥小学生特点, 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更多的是采用问题讲解、知识灌输的方式为学生设计课堂环节, 而实践操作过程的缺失, 使得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 更不要提模型思想的形成了。针对此,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应该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为小学生设计趣味十足的实践过程, 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利用绘图、涂色等方式, 将抽象的分数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形象,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构建知识模型, 从而实现对数学思维的培养。

2.3 加强思维训练, 展现模型思想的灵活性

数学离不开模型的构建, 即使是小学阶段, 数学问题中也充满了模型思想, 因此, 而相较于让学生能够根据模型做题, 让学生形成模型思维, 并能够主动将模型应用于数学问题中来, 则显得更加重要。模型并不是数学中的抽象知识, 而是与实际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数字、符号和文字来表示相关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路程问题”是小学阶段的主要题型,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关于“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并在模型的转换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字母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公式的构建, 如在“摆火柴”的问题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不断探索问题的规律, 进而利用字母是按对公式的表达, 以提高数学模型的构建能力。

2.4 渗透生活理念, 培养学生探索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 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其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为实现对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并利用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例如购物是现实生活的主要活动, 而这其中数学知识几乎无处不在,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 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购物情境, 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模型产生的根源, 并结合生活化教学理念, 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在生活中形成对问题的探索。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为学生安排了观察生活的任务, 鼓励学生在陪同家长购物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并根据自己亲身购物体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而这能够对学生观察思维的培养、统计能力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注重作业设置, 做好对模型思维的巩固与应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对于作业通常抱有消极应对的态度, 在机械的练习中, 作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应该重新定位作业的作用, 让小学生在作业中能够发挥更多的自主空间,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课上知识的巩固, 更能够为学生数学模型思维的培养提供机会。例如在讲解了“鸡兔同笼”问题后,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 为学生布置了相似类型的作业,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对“鸡兔同笼”这一模型的理解;此外, 教师还应该注重对知识的升华,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 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 自主设计相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模型思想, 还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结语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维的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此,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应该积极探索和运用适用于学生模型思想发展的教学方式, 并利用教学过程的优化、数学知识的汇总和教学模式运用过程的分析, 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让学生不仅能够完成知识积累,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更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以真正体现数学在应用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明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13 (9) :50~51.

[2]杨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6) :106.

《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培育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